众多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的复苏并不如想象中乐观,而对于全球资金流动来说,大宗商品相对于股票市场洼地效应正在显现。随着全球经济长期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投资者对于各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逐步失去耐心,纸币的持有意愿下降势必导致商品价格的持续走强。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被认为是美国以及全球经济领域中最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将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至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其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抹平作用似乎十分有限。对于就业市场而言,联储的货币政策并未有效地降低实际工资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相反,劳动参与率屡创新低,更多的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以表达对于经济前景的悲观看法。储蓄率的大幅升高在美国是个较为少见的现象,必然伴随零售数据低迷和物价水平的长期低位徘徊。同时,由于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高企,基本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政府转移支出成为不可能实现的备择选项。
此外,联储将失业率下降至特定水平设定为其货币政策走向的触发条件之一,却并未审慎看待失业率下降的根本性原因,这一判断导致其在通胀极低的情况开始削减购债规模并暗示联邦基金利率的上升。在基础货币投放量巨大的时期,预期通胀率未能出现明显走高而压低实际利率进而促进计划性固定投资增长,因此,可以推断在联邦基金利率预期走高的背景下,投资将更加陷于停滞。由于利率上行预期将导致汇率的上行,美元指数走强的预期大为不利于净出口的增加。综合来看,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都不利于美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在今明两年美国GDP的增速仍不容乐观,美元资产价格的上行基础仍然十分脆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国际评级机构上调了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但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仍不容乐观,尤其是衰退与极高的失业率令欧元区经济的螺旋式下行趋势初现端倪,欧洲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实施并成功挽救欧洲经济尚具有高度不确定性